【媒体聚焦】大数据颠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传统思维:信息披露“抗推敲”能力有望增强
6月28日中国网财经发表了《大数据颠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传统思维:信息披露“抗推敲”能力有望增强》的主题文章。文章对当下的热议的“财务大数据”“财务管控”“财务信披质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并肯定了LucaNet作为“集团财务管控和商业智能”平台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活力与变化。
以下为报道内容:
中国网财经6月28日讯(记者 刘小菲)作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价值创造能力备受关注,而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效管理市值,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和形象,成为摆在各位上市公司高管面前的一大课题。
日前,LucaNet德国蓝科与南京艾特奥联合举办的“迈向财务大数据时代——集团(上市公司)管控2.0财务创新沙龙”上,江苏省内数十家大型国企、民营集团、上市公司财务高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大数据引领上市公司财务决策变革
众所周知,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披露方式。无论是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还是监管部门等都需要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在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背景下,企业获得财务决策信息的主要途径除了传统的财务报表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财务智能FI工具,获取更多企业价值信息。
作为南京首批“独角兽”企业代表之一,江苏五星控股旗下孩子王集团CFO沈晖在沙龙上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大数据技术实际上让企业从原先那种繁杂的数据监测与识别工作中解脱出来,为企业赢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决策分析。他还举例称,比如企业可以借助客户大数据分析体系,分析购买企业产品客户的收入分布水平和消费习惯阶层,从而开发出针对不同阶层的针对性产品,提高企业产品销售的效率。
对于更为细分的“财务大数据”专业应用,蓝科(中国)马旭解释道,解决了一直困扰企业内部财务决策的数据来源、口径、时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等传统管理难题,通过对反映实际运营基因的明细级数据的“再聚合-数据解构-管理重组”处理过程,可以实现传统模式处理比较困难的复杂勾稽关系下数据的快速重组,如报表合并、多口径、多维度、费用分摊等,这也是企业财务从传统会计核算为主往“管理会计”转型的必备基础。
• 夯实对外披露报表信息的“抗推敲”能力
沙龙上,有嘉宾认为,“财务大数据”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数据管理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其对外披露报表信息的“抗推敲”能力。
而事实上,上市公司确保对外披露报表及附注的准确、及时、合规之外,夯实披露信息背后数据链条的追溯路径与杜绝人为风险也非常重要,面对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的问询时,企业对外解释和财报抗推敲能力也会显著提升。
证监会此前曾多次发文,要求强化上市公司年报审核,提高财务信披质量。针对2017年年报,上交所发出了170余份年报问询函,提出各类问题4000余个,并对40余家存在重大风险的公司提请证监会关注或现场检查;而深交所发布的年报问询函则超过250份,累计关注问题3000多个。
沈晖告诉记者:“年报问询函已成为交易所事后监管的常规手段,虽然这不代表公司一定有问题,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财务报表编制的不规范或报表数据演变过程不透明,而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应用,会对上述情况有所改观。”
• 集团管控2.0:数据赋能 管理重塑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走出国门。对于这类企业的海外资产怎么管, 记者在当天的沙龙上了解到,目前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集团将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总部下放资产经营调度权,做实专业化公司,集团总部向投资管控型转型。与此同时,集团坚持“放管结合”,在加大对下属企业放权同时,通过战略管控结合财务管控来确保“看得见、管得住、审得清”。
南京三宝科技集团CFO缪云也分享了自己的实际经验,“保持下属公司经营管理独立性和各自核心ERP系统不变,集团总部通过搭建数据管控平台将必要的数据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以预算为切入,以多层级财务合并、资金监控、经营分析、预警体系为管理抓手,实现集团管控的"小变动、大成效"。”